document.write('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点之年。为迎接2023年全国两会,本刊编辑部梳理了民族地区(含多民族省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相关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减”仍然受到持续关注,职业教育、科教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成为今年各地关注的重点领域。各地围绕教育重点工作,把教育与国家、时代、与世界、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强连接、真融入、真推动”,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关领域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热词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2023年)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积极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贵州:(2023年)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创建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云南:(过去五年)13个州市和100个单位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和单位。(2023年)实施“枝繁干壮”工程,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施“石榴红工程”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西藏:(未来五年)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六项行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模范区创建。(2023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
甘肃:(2023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有形有感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青海:(2023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持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实施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宁夏:(2022年)新增1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未来五年)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区)创建率达到100%。
新疆:(未来五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热词2:【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内蒙古:(过去五年)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系统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举措,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广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西藏:(过去五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全面加强,“五个认同”深入人心。(2023年)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
青海:(2023年)稳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龙岩天气预报,加大教育数字化建设力度。
新疆:(过去五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覆盖。(未来五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使用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2023年)着力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力度,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覆盖水平,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
相关领域2:义务教育
热词1:【优质均衡】
吉林:(2023年)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城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
湖北:(2023年)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建义务教育结对帮扶示范性教联体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