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天气_龙岩旅游_龙岩网

龙岩天气_龙岩旅游_龙岩网

http://www.fjlcnews.com

菜单导航

在线购票中美对比:干掉他们还是被吞并

作者: 龙岩网 发布时间: 2019年09月11日 13:06:45

  原文标题:在线购票网站的未来,是颠覆还是被吞并?专题策划、翻译&采编:Snow雪子。   

  在《心花路放》创下历年国庆档最高票房的记录之后,关于购票网站在未来电影发行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便成为行业内新的热点议题。猫眼电影独家预售《心花路放》的4000万票房,以及淘宝电影票双11的套票促销,还有格瓦拉与《一步之遥》的独家合作。这些一连串的现象,都促使电影行业内不得不慎重的思考,购票网站究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它们真的能颠覆中国电影产业的格局吗,本期【一文】将详细比照北美市场的情况,做更深入的探讨。

  电影购票网站的发展

  北美最大的两家网络电影票网站Fandango 和 Movietickets.com已经成立了十年左右,不过,他们的销售份额才是整体电影票务市场的20%,如果是在影院高度密集的纽约或者洛杉矶,这个数字会更加不可思议的低。虽然两家公司在过去两年内,都经历了新一轮两位数字的增长,但如何打破瓶颈,让观众更加频繁地使用网络而不是到柜台购票,仍然是两家公司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目前20%的这个数字,出自对这两家公司和其他一些业内人士的访问,因为在北美并没有关于线上售票份额的准确统计。就连美国电影协会和全国影院协会也没有相关记录,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从哪里卖出去并不重要,卖了多少才更紧要,在线购票网站并不是北美电影产业中举足轻重的成员。

  并且,在北美还有大约五千块屏幕没有接通线上购票系统(共有近四万块银幕),这些荧幕基本上是在一些边远区域或者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有一些是专门放映小众的艺术电影以及专门进行第二轮放映的影院(有点象早年国内的录像厅)。

  相比北美购票网站十年的发展,在国内,电影的网络售票真正被观众所接触,应该是从2010年的《阿凡达》开始。当时国内影院的售票系统并未开放接口给第三方,移动支付也尚未普及,低价的团购券是最先兴起的购票方式。其中最经典的案例便是2010年糯米网与北京耀莱影城的套票合作(1张电影票+2杯可乐+1份爆米花+1个哈根达斯球=40元人民币),团购促使后者迅速成为全国影城的销售冠军,并一直将优势保持至今日。

  在2013年之后,电影购票网站在线选座的功能日趋成熟,购票网站也在有意识的引导观众在线完成所有的购买行为。受惠于几大互联网巨头在金融支付上的努力,中国观众事实上比北美观众更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平台购票,这一点在好莱坞超级大片上映期间体现的最为明显。

  今年6月份《变4》上映时,猫眼电影当月营业额为5亿,在线选座便完成了2亿的规模,而就在半年前,2013年12月份的贺岁档,在线选座大约只能占到猫眼电影当月总营业额的10%而已。

  中美观众在线购票的动机

  与中国类似的是,在北美,害怕买不到票或者没有好座位同样是用户使用网络购票的根本动机,这就导致不同城市,不同影片之间线上售票情况可以差别非常大。比如《饥饿游戏》这样的大片,首日晚在洛杉矶的线上售票比例可达55%到60%,但是在阿尔布开克下午场放映的《泽西男孩》,可能就没有人会在网上买票。

  与美国情况不同的是,国内的在线购票网站能够提供比影厅更低的折扣价格,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某个影院的会员卡,在大型城市一些影院现场购票的价格,要高于在线购票网站大约30%左右,这也是吸引国内观众涌入在线购票网站的主要原因。

  北美的影院已经历过好几轮的白热化竞争,一线城市的平均零售票价在15美元左右,普通票价12美元,3D票价17美元,最贵的IMAX 3D 20美元,与国内相当(想一想我们的人均收入与美国的差别)。同时因为影厅的经营利润本身就非常低,北美的在线购票网站不仅无法提供折扣,常规购票往往还会加收手续费,1-4美元不等,大大影响了观众选择在线购票的动力。

  另外,由于中国的银幕数和影城数量还远没达到美国那样的“遍地都是,基本每隔几条街就一个,进去排队的话也最多不超过十分钟”(引自在美国纽约的被采访者),所以在国内,利用网络购票所能达成的方便——选择最佳的影院、省去排队的时间,也是一线城市观众使用购票网站的主要动机。

  观众购票决策时间的不同

  总的来说,进影院观看电影会产生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这两方面国内的购票网站无疑表现的比影院的服务更加优异,让观众能够迅速地锁定场次及座位,并获得一个优惠的价格。在2014年,国内的购票网站更是加大了在预售方面的推广力度,这一点似乎要显得更加超前,因为在北美,观众很少在电影上映一周以前被激发出买票的需求。

热门标签